在第12屆全國美展中引人注目的《草原上的人們》,是熊禮斌運用圖像定格人物形象而重組畫面的有益嘗試,此后,他將畫面聚焦于雪域藏區,試圖以最寫實的方法精準再現高原民族的險惡生存環境與淳樸精神。他的畫面仍然具有圖像式的細微真實,但也融入了藝術造型對于形象的主觀理解與重塑,是現代寫實語言的一種探索。而造型藝術語言對于現實世界的審美重建,也是圖像不能完全替代的……
尚輝
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主任
《美術》雜志社長兼主編

《草原上的人們》布面油畫188x142cm 2014年
榮獲第十二屆全國美展油畫展“銀獎提名”和進京展“銅獎”
受邀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
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
題記:2010年12月底,也就是十年前的這個時候,中國水彩畫領軍人物之一、湖北美院教授劉壽祥先生,帶領我們一行來到甘南采風,開啟了我的十年甘南行和藏族題材創作……這十年來,我無數次的往返于北京和甘南藏區采風寫生。專注水性材料和油彩繪畫語言的研究、創作和教學,從水(彩)進油(彩)出,創作了大量的水彩畫和油畫作品。此微信內容是在2017年10月由中國美協舉辦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十位中青年美術家作品展中,我的創作感想及作品并加入部分有關桑科草原的油畫作品,重新編輯后推出,以此緬懷已經“遠行”的恩師劉壽祥先生,同時為我的十年藝術創作做個階段性總結。感恩感謝這十年來,在我的藝術創作路上幫助和支持我的師友們……
熊禮斌
國家一級美術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委員


2010年12月22日,在劉壽祥老師帶領下,
熊禮斌第一次到達甘南桑科草原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里題字
重返桑科草原
中國美協深·扎主題實踐活動采風創作感想
文/熊禮斌
如果說,詩人寫詩是為了還鄉。那么,做為一個畫家,繪畫就是為了尋找夢里的家園......多年來,我無數次到這個令我魂牽夢繞的甘南藏區圣地,采風、寫生,感受自然與生命的力量。此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我再次重返桑科草原。

與至各則小朋友快樂的一家
桑科草原水清草美牛羊肥,人們按照原生態的方式簡單地生活。多年來的駐地采風,讓我結識了這里的小扎西小朋友、至格則小朋友,還有旦子草姑娘、卓瑪母親、貢保奶奶……我走進他們的生活,近距離感受、觀察他們的日常點滴和生活細節。無論是白雪覆蓋的瑪尼石堆、風中招展的風馬旗,郎木寺僧人精心制作的朵瑪和酥油花,晨光中朝圣女人頭巾面紗下虔誠的面容,黃昏里磕長頭老人用身體丈量著腳下的土地,醇厚酥油味里泛著幽光的轉經筒,曬佛節的經幡飄揚和織錦繡像,還是寒冬里獨自牧牛的小梅朵,陪伴媽媽擠奶的小扎西、和著青稞粉捏糌粑的貢保奶奶……


甘南藏區桑科草原采風寫生
這次采風,我還有一個心愿,就是要再尋至格則小朋友一家。至格則小朋友和他的家人,是我多幅作品的創作原型。我的《高原之家》刻畫的就是至格則全家和小黑狗。至格則和媽媽拎著銅壺,在石墻下梳洗著頭發。我趕緊用畫筆速記下這充滿溫情的一幕,創作了《高原暖陽》和《高原午后》。這次我帶著小禮物還有我和至格則一家祖孫三代的合影,專程來到至格則家,不料,只見雜草叢生的小院和空空如也的牧房,至格則和小姐姐的笑聲、小黑狗撒歡兒的蹦跳......往日熱騰騰的景象無從找尋。我們帶來的禮物、留念的合影,一下子就沒有了主人,我頓感萬般失落。千辛萬苦地打聽,才得知至格則的爺爺幾個月前突然去世,一家人也搬離了這里,不知到哪里去了,也有人說是遷到很遠的牧場......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往往是居無定所的,我帶著深深的遺憾環顧著至格則的舊家,心里默默期待著下次能再相遇。對于我,他們就是家人,充滿著溫馨和留戀。

《高原午后》等13幅作品參加中國美協“深·扎”主題實踐活動十位中青年畫家作品展,
熊禮斌向有關領導和觀眾介紹創作體會
我的多幅作品都取材于桑科草原,這里的風景神秘壯美,這里的人民質樸純真,這里的文化豐富多元,這片雪域高原就是我靈魂的棲息地、心靈的原鄉。我的作品《小扎西》、《天邊的紅云》、《高原暖陽》等等講述的都是桑科草原的故事。水彩作品《小扎西》描繪的是桑科草原紛飛冬雪中,小扎西伴著擠奶的母親,背后是純凈天空和空靈遠山。由于我專注于歐洲文藝復興早期繪畫,尤其是丹培拉的研究和實踐,利用丹培拉親水親油的特殊性,將水性材料和油彩繪畫語言相互嫁接,重構新的繪畫語言和表現形式。在作品《小扎西》的創作中進行了創新實踐,丹培拉促進形象的塑造,對人物進行深入刻畫,除保留水彩畫本體語言,還大膽運用歐洲古典主義的寫實手法,突出小扎西那純真無邪的眼神和母親寬厚溫暖的身影。在創作時,我在技術和材料上重復渲染、疊加甚至不斷否定,再建構,再深入,每一步借由手的運作通達心靈的深層,每一次的否定都激發內心的沖動。使得創作由一種物質層面、外在的“像”走向精神層面的內在訴求。

《郎木寺的洗禮》布面油畫200x160cm 2016年
入選中國美協“中國精神--第四屆中國油畫展”并被收藏

《雪域高原》布面油畫80X60cm2020年
這種創作手法,不僅僅是一種繪畫語言與畫面形式感的需求和強化,更是通過描繪小扎西在極寒天氣下流露出的堅毅純真的眼神,激起大家內心深處的情感與憐愛,從而提出一個選擇問題和審美傾向,由小扎西的生活環境和生存狀態,來表達這種充滿生命力的美,或引發大家對其生命的關注和思考。

《小扎西》選入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國際巡展,
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美第奇·里卡迪宮展出時,
熊禮斌向中國駐意大利大使李瑞宇先生
和現場觀眾介紹《小扎西》的創作過程
繪畫不單單是一種圖式,更應該是一種虔誠的信仰,它是訴諸于心靈和情感,是朝圣路上的自我修行。當今社會物欲橫流,精神匱乏,桑科草原系列作品呈現出的純凈與安寧,正如一股草原上的清風,給人洗禮與啟迪。創作過程中,我就象藏區牧民高原放牧那樣素樸,仿佛又回到桑科草原,重溫著人之為人的自由和快樂。這片雪域高原就是我靈魂的棲息地、心靈的原鄉。

《高原暖陽》布面油畫200x160cm 2017年
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并被青海美術館收藏

《邊關情》水性材料 142X148cm2019年
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術展并被福建美術館收藏
藝術源于生活,作為一個現實主義的寫實畫家,只有深入生活,扎根基層,謳歌人民,作品才有生命力。近幾年,我已驅車走過了中國近乎整個版圖,南到三亞,北到漠河,西到大漠戈壁、雪域高原、黃河源頭、珠峰腳下,一路追尋祖國燦爛的人文光輝,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未來,我將以最原味的生活為創作源泉,以最樸實的人民為創作對象,同時鍛造自己的博大胸懷和文化修養,努力創作更多時代的經典之作。

《小扎西的冬天》水性材料 177x143.5cm 2014
第十二屆全國美展獲獎提名并選入國際巡展

《高原午后》水性材料 177x143.5cm 2017年
入選第十二屆中國水彩·粉畫展覽
并榮獲“入會資格”(最高獎)

《收工的女人們》水性材料147.2x114cm 2017年

《高原人家》水性材料 129x106cm 2017年

《藏鄉午飯》水性材料 148.5x105cm 2017年

《雪域高原》水性材料 134.5x103.5 2017年

《甘南牛仔》水性材料 48.5x39 2011年

《雪域金山》水性材料 90x68cm 2017年

《旦正草》水性材料 95.5x139cm 2017年

《天邊的紅云》水性材料 100x80cm 2012年

《郎木寺之晨》水性材料 55x39.5cm 2017年

《冬牧二》水性材料 139x95cm 2015年
藝術簡歷

熊禮斌
教授 博導
1965年1月出生,湖北江陵人,現居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油畫學會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全國美展評委。中央美術學院客座教授、高研班導師,湖北大學客座教授,集美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蒙古國研究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畢業于集美大學美術學院。
其長期專注于水性材料和油彩繪畫語言的研究、創作和教學。在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上,油畫作品展獲“銀獎提名”和進京展獲得“中國美術獎·創作獎·銅獎”,水彩畫評為“獲獎提名作品”并被選入國際巡展、綜合材料繪畫作品入選。近年來,其油畫作品又入選第六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和第四屆中國油畫展及進京展。近期油畫和水彩畫分別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小涂》和《小扎西》兩幅作品均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多年來,其作品在各大美展上入選或獲獎,中央電視臺、《美術》、《美術報》、《中國水彩》、《光明日報》等各大媒體相繼采訪推介,并被中國美術館、福建省美術館、青海美術館、內蒙古美術館、海南美術館、摩洛哥王國駐華大使館等各大專業機構、社會團體及個人永久收藏。個人作品專輯《風向標 名家名作典藏工程 熊禮斌 卷》2022年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發行。
主要參展及獲獎
2020年12月油畫《高原暖陽》被青海美術館收藏
2020年11月水彩畫《高原午后》入選中國美協“第12屆中國水彩·粉畫作品展覽”并獲得“入會資格獎”(最高獎)(杭州)
2020年2月水彩《邊關情》被福建省美術館收藏
2019年10月油畫《高原暖陽》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重慶)
2019年9月水彩《邊關情》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深圳)
2019年7-12月油畫《草原上的人們》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內蒙古自治區宣傳部舉辦的“四季草原·亮相北疆”大型全國美展(北京、呼和浩特)
2019年7月油畫《高原暖陽》作為評委作品參加福建慶祝建國70周年美術作品展覽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選拔展,并被《美術報》用扉頁二個版面專題報道。
2018年7月油畫《郎木寺的洗禮》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 “第四屆中國油畫展進京展覽”(北京)
2018年5-6月油畫寫生《鄉愁之留守老人》參展中國美術家協會 “美麗鄉村行”全國美展(北京-麗水)
2018年1月作品《旦正草》參加“中央美術學院百年校慶教師作品展覽”(北京)
2017年10月十幅作品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第二期“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十人美術作品展(北京)
2017年7月水彩《石頭城下》參展中國國務院新聞辦、中國駐德大使館、中國美協舉辦的“感知中國·最美中國人—中國美術作品展”(德國柏林)
2016年11月—2017年7月油畫《郎木寺的洗禮》入選中國美協“中國精神—第四屆中國油畫展(寫實展)巡回展”并被收藏(濟南-北京)
2016年10月水彩《塔吉克女人》作為評委作品參加首屆IWS國際水彩青年名家邀請展(邯鄲)
2016年10月油畫《草原上的祥云》受邀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西安)
2016年4月油畫《天邊的紅云》受邀參加中國美術館“美麗廈門晉京展”(北京)
2016年2月水彩《小扎西》入選中國美術館“中華民族大團結全國美術作品展”,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北京)
2015年9月油畫《小涂》入選”第六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北京)
2015年11月六幅作品參展《流水歡歌——國際水彩名家邀請展》(南寧)
2015年7月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到人民中去——浙江行·大型采風寫生團”活動
2014年12月水彩《小扎西的冬天》榮獲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美術獎創作獎獲獎提名(北京),并被中國美協選入”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國際巡展”,參加美國,意大利和新西蘭等國家巡回展覽
2014年12月油畫《草原上的人們》榮獲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美術獎創作獎銅獎(北京),并被中國美協選入參加全國巡回展
2014年11月、12月中國美協《美術》雜志先后選登推介水彩《小扎西的冬天》和油畫《草原上的人們》
2014年10月作品《冰山女人》入選中國美術館“為學、為師、為藝——慶祝首都師范大學建校60周年美術作品展”(北京)
2014年9月油畫《草原上的祥云》榮獲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油畫展區銀獎提名(杭州)
2014年9月水彩《小扎西的冬天》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水彩.粉畫展覽并獲優秀作品提名(武漢)
2014年9月作品《新家園建設者》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綜合材料繪畫展覽(石家莊)
2013年8月水彩《塔吉克姑娘》人選深圳國際水彩畫雙年展(深圳)
2012年11月作品《摩洛哥古巷》參展中國藝術家畫中的摩洛哥精神聯合畫展并被摩洛哥王國駐華大使館收藏(北京)
2012年9月水彩《冬牧》入選中國美協第十屆全國水彩粉畫展并獲得優秀獎(南寧)
2012年7月水彩《農民工小涂》獲中國福建美協第二屆水彩大展優秀獎最高獎項(福州)
2011年10月水彩《甘南牛仔》入選中國美協第二屆全國小幅水彩展(合肥)
2010年8月水彩《漁舟唱晚》入選中國美術館錦繡海西晉京大展(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