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料峭春風,微冷
與林飛先生約好
到他的“怡石院”拜訪

穿過喧囂鬧市,川流人群,向閩侯方向駛去,約莫半小時車程,一座中西結合的院子出現在眼前。“就是這里。”同事與我停住了腳步。
黃白色的大理石圍墻,三只調皮鬧騰的小狗,黑藍色的牛仔禮帽、灰綠色的衛衣、踏著一雙拖鞋的林飛先生,臉上掛著親切的笑容,等在他的“怡石院”前。
若花未醉人,人卻因何醉?推門入院,一樹櫻花,共譜春曲,裊裊婷婷;一池錦鯉,滑著尾巴,悠悠哉哉。池邊小樹,青磚小路,幾個造像不一雕塑擺件,不張揚,卻足夠個性。
在主人的邀請下,于池邊茶室落座,展開午后的交談。很難想象,對面這位精神矍鑠、穿著時髦、健談風趣的人,是一位七十的長者,更是當代壽山石雕的領軍人物。

林飛近照
林飛,現年七十,有著優秀的家學,又是在壽山石教學領域躬耕多年的“先生”,與父親林亨云、弟弟林東,都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林氏父子“一門三杰”,這在中國工藝美術界雖算不上“后無來者”,但一定是“前無古人”。

林飛與徒弟飲茶暢談
山水含煙美人嬌
先生笑稱自己打從娘胎里就開始學藝,胎教便是父親的鑿石之聲。他隨父學藝,擇一藝終一生,極擅人物圓雕,以中國文學作品和歷史典故為題材,融傳統工藝與現代美術為一體,尤其在“裸女”雕刻方面,更是獨樹一幟,清新不俗,極富現代感,開創壽山石雕新的藝術領域。

林飛幼時照片(左一)

擇一藝終一生 王來文 題
林飛先生擅雕美人,每個美人都有獨屬自己的故事,每個故事里都有些許寂寞的詞章,就如怡石院中春日綠蔭濃碧的一角,那向上攀爬的藤蔓,隱著刻骨的蒼涼,又透著倔強的生機。
譬如作品《二喬》,沒有將美人當作英雄的附屬,而是以皖城未破,姐妹閨房賞花為背景進行創作。含蓄嬌俏的面容、搖曳嫵媚的風情、自然流暢的衣褶,瞬時將觀者拉回三國時期,于紛紛擾擾中發掘一份細膩溫柔的女兒情。
又如壽山杜陵石雕《嫦娥》,精巧的構思加上西方雕塑的力度,準確細膩地刻畫出了“娟娟姮娥女,灼灼芙蓉姿”的體態,生動傳神地訴說了“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的寂寞。

二喬 壽山水洞高山石 林飛 作

嫦娥 壽山杜陵石 林飛 作
石上臥,花下眠,云間醉,山水含煙美人嬌。無論是東方的仙娥,還是西方的神女,對于刀下的美人,林飛先生似乎總能串起美的記憶,妙語連珠。言談間,那只叫“佐羅”的小泰迪,似乎也被話語吸引,一直在先生腳邊撲騰。
先生隨手抄了起來,抱在懷里,摸了摸,說道:“它特別黏我,不抱它呀,會一直鬧的。”也許正是生活中這份童趣與閑雅,故而有一顆年輕不羈的心,一雙更善于發掘的眼睛,方能從容不迫,點石成金。

巧把石趣寫生趣
“別人是用畫筆寫生,我是用石頭寫生,用刀寫生。石頭就是畫布,刀就是我的筆。”用石寫生,這是林飛先生有別于其他壽山石雕創作的個人特色。
先生說,早年雕刻深受學院風格影響,創作更顯得擬古規整,但五十歲后創作,多的是對自然景致、人物形態實地寫生,進而夸張變形。
“我雕刻的時候會找模特,比如西方女性,她們五官深邃立體,身材高挑,根據這些特點進行現場創作,《麗達與天鵝》中的形象,就會顯得更加豐滿,生動,還帶有點浪漫情愫。還有我的佐羅,也可以是小模特。”林飛先生以眼觀心,剪裁身邊,借著人、景,與石互為貫通,每每又對美石巧雕有著新的感悟。

林飛創作過程

麗達與天鵝 老撾石 林飛 作
視覺的感悟、技藝的沉淀、靈魂的釋放,心氣高了,寫生就意味著更加大膽、更加隨心所欲,追逐人性、靈性、詩性、自然性。
故而,置身自然之境,景從眼前流動,獲得山水靈氣,方有《小鳥依人》展翅欲飛的靈動一刻;身處紅塵之中,情在心間淌過,尋得人間煙火,方得《大觀園》風月情濃的紅樓一夢。


大觀園 林飛 作
人為景,景為物,心為上。面對壽山美石,品出大千世界。
雕刻伊始,已將生命的靈性與自然,與美人,與故事揉在一起,無心狀物,有心寫境,隨心而致,石便生出美人,構成了故事,空靈妙有,蘊藉生香,意象盎然。
“創作就是興趣與天賦,足夠的興趣,還有不停地做,去學習,我經常關注世界藝術走向,連睡夢中都會不自覺去學習,去雕刻,去創作。”先生已年屆七十,每日仍刀不離手,若不是午后我們的到訪,先生此時定是要窩在工作室里,繼續手邊的創作。也許正是這樣的探索與思考,他的作品方才凝練智慧,穿過歲月,凍結時間。

林飛工作室一角
夕陽斜照,遠山見黃。不知不覺,“怡石院”中,三小時的時光已悄然逝去。臨行前,再賞了一下先生近期作品,猶如再品一杯濃釅的茶,醇厚甘冽于舌尖搖晃,習習淡香沁入心脾,目光則隨著這繚繞的清香,從心底飄往怡石院中的一草一木,再投向更遠處的天際。
恍惚間,再回園中一觀,園中的景致,園里的妙人,那早已不是“怡石”二字能夠形容了。


怡石院一角
文末,我們也期待3月29日-5月29日,南公藝舟“壽山福海——林飛從藝七十載精品展”順利開展,邀讀者于旖旎芬芳的孟春體味壽山石雕材之“稀”、型之“美”、境之“遠”、神之“妙”,領略林飛先生刀下壽山福海的盛世圖景。

指導單位
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主辦單位
福州市臺江區人民政府
福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承辦單位
文化生活報社
臺江國投集團
臺江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臺江區園林中心
臺江區融媒體中心
協辦單位
東方石藝城
壽山會館?田黃閣
特別鳴謝
福建省華榮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展覽時間
3月29日—5月29日
展覽地點
福州市臺江區國貨西路南公園(桑柘館)
林飛藝術簡介


1954 年生于福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津貼;中國玉石雕刻特級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玉石雕刻藝術專業委員會主任。福建省技師協會副會長,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副會長。
林飛部分作品賞析

穿越
壽山芙蓉石
《穿越》構思新穎,視角獨特,將東西方極具代表性的兩位美人放在平行空間,對話古今。
主角之一的楊貴妃,云鬢花顏,衣裙迤邐拖地,安詳的面容又露出一絲的嫵媚。而維納斯,渾身赤裸,似有體溫的胴體,散發出醉人芳香又不失端莊典雅。楊貴妃附耳傾聽,維納斯側身訴說,兩位美人動作流暢自然,活靈活現。
整件作品以畫入石,巧取俏色,線條靈動,刀路渾樸,細而不繁。一塊凝結脂潤、細膩純凈的芙蓉石,兩個曼妙身姿、嬌美情態的美人,形與神結合,有情有趣,讓人從中享受到形的美感,線的意境,以及人的傳奇……

四大美女
老撾石
作品《四大美女》,以老撾石為原材料,采用圓雕、鏤雕、淺浮雕為主要技法,將西施浣紗、昭君出塞、貂蟬拜月、貴妃醉酒四個典故于一塊石頭上加以呈現。
石上,四大美女依石而立,神態放松,怡然自得。烏發蟬鬢,面額飽滿;鼻翼圓潤,雙目微翕;雙唇緊閉,欲言又止,柔情綽態,一覽無余。
整件作品,俏色自然,色調明暗對比鮮明;用刀簡潔流暢,富有情趣,尤其是衣褶,紋理清晰而又細膩。此外,牡丹、松針、竹葉,自然穿插于人物間,或雍容華貴,或意蘊深遠,美景與美人相得益彰。

貴妃醉酒
壽山水洞高山石
“貴妃醉酒”是無數藝術創作頗喜愛的題材。即便是同一個作者也對此進行多種不同的嘗試,賦予全新的生命。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林飛就曾采用不同的石材,將貴妃醉酒的姿容定格于刀下。
此次,他以壽山高山石為原材料,采用圓雕的技法,將“貴妃醉酒”進行全新演繹。石上,婀娜豐腴的貴妃,圓髻松散,面容嬌俏,長睫微翕,眼眸低垂,水袖輕甩,左手輕搭在侍女的肩上,似倚似靠,身姿恍惚,步履輕盈游離,朦朧醉眼中似乎還透著微醺的淺笑。
整件作品線條流暢優美,色調對比鮮明,雕工精湛絕倫,畫面渾然一體。瓊漿、洛陽花、絕代佳人,三者相得益彰,不禁讓觀者穿梭千年,回望那個“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的大唐盛世。

皆大歡喜
壽山田黃石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彌勒也是壽山石雕刻藝術家們極樂于表現的題材之一。此件作品《皆大歡喜》可謂是同類題材中難得的珍品。
作品取材壽山田黃石,料子細膩,石質通透。整件作品以圓雕而成,用刀極簡,又不失細節。彌勒佛,袒胸露腹,盤膝倚靠,交叉而坐,袍袖垂落服帖,褶皺柔和自然,似任風起飛揚。而他的面容安靜慈祥,雙眸微闔,咧嘴長笑,又平添了幾分煙火氣,讓人一見就心生歡喜,忘卻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