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獨立設計創作的漆畫屏風于1995年擺進人民大會堂,成為最年輕的人民大會堂裝飾作品設計師之一;多年來,他牽頭以大漆為媒介創作重大歷史事件人物題材作品,期待改變漆畫領域大型主題性創作人物作品偏少偏弱的現狀。
他就是立志為先賢造像的
漆藝承襲者——
閩江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鄭鑫

▲鄭鑫
鄭鑫1968年出生于福州,父親是福州漆藝界泰斗之一、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鄭益坤。
鄭鑫自幼得父親悉心傳授國畫技藝,耳濡目染的他也熟悉漆藝(漆畫)的創作流程,但父親卻因擔心“漆咬”(指天然大漆會致一些人出現皮膚過敏反應),一直不肯讓他在幼時接觸天然大漆。直到1987年,鄭鑫高中畢業后,父親才讓他跟隨自己學習漆藝。

1989年,鄭鑫考入福建師范大學美術系(現美術學院),系里于1991年開設了一年漆畫課,應邀授課的正是鄭益坤先生,鄭鑫“近水樓臺先得月”,創作的漆畫在班里出類拔萃。
1994年,人民大會堂進行重新裝修,在福建省征集福建廳和臺灣廳的陳設作品。鄭鑫為臺灣廳設計的漆畫屏風《寶島蝶情》,被總設計師一眼相中。鄭鑫由此成為最年輕的人民大會堂裝飾作品設計師和創作者之一。他的《寶島蝶情》與其父創作并陳列在福建廳的《凌波仙子》漆畫屏風遙相呼應,一時傳為美談。

漆畫屏風《寶島蝶情》。
漆畫屏風《寶島蝶情》,外形為蝴蝶,代表著有“蝴蝶王國”之稱的臺灣省。畫面中,一群蝴蝶在日月同輝的光影中翩翩飛舞,寓意著祝愿祖國統一的心愿。在技法上,他將裝飾畫技法與漆畫技法融于一體,代表著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鄭鑫對漆畫語言的把握和對漆性的理解尤其出眾,作品涉獵范圍廣泛,人物、風景、花鳥以及實驗性漆作品無所不包。他的漆藝(漆畫)作品數十次參加國內外重要漆畫展覽并獲獎,并被國家級美術館及國內外藝術機構收藏。他還參與了“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申報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中國現代漆畫文獻論編》福建地區部分資料收集等工作,先后擔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漆文化藝術專委會副會長、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福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等職務。




鄭鑫認為,漆藝(漆畫)不應該僅僅作為生活裝飾品,更應該為先賢造像,為重大題材歷史性創作貢獻力量。他想改變漆畫領域大型主題性創作人物作品偏少偏弱的狀況,先后主持并參與創作了《閩漆先賢——一次不經意的回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古田會議》(福建省文藝創作基金項目)、《船政風云》(福建省重大歷題材創作項目)、《紅色華佗傅連暲》(福建省文藝創作項目)等歷史人物群像的大型漆畫,以及反映習近平總書記尊師重教的大型漆畫《過年》。

“我出生在漆藝世家,又是漆藝傳承人,有責任開拓解決漆藝(漆畫)面臨的創作難題,也有責任為先賢造像、為漆藝代言。” 鄭鑫說,他要努力傳承發展福州漆藝,助力福州打造國際知名漆藝之都和世界“漆漂”目的地。

福州晚報記者 劉磊/文
記者 石美祥/攝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新媒體編輯 鄭錦鑾
監制 蘭超 危磚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