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懷遠——畫家郭寧的寫意人生
文丨袁文彬
郭寧是活躍在中國油畫和水彩畫界的雙棲畫家,福建美協副主席,福建省油畫學會副會長,福建水彩藝委會主任,泉州畫院院長。頭銜很多,但作為朋友我并不在意他的這些世俗功名,我敬佩的是郭寧兄胸襟豁達的性格和有口皆碑的好人緣。依我所見,郭寧兄并不世故圓滑,從他豪爽率真的笑聲中和質樸憨厚的面相里,我感覺到的是他本性上的寬厚與善良,他是一個讓人感到溫暖放松的好朋友,一個純樸熱情的好畫家。

范迪安題字(風物懷遠)
圖片來源:寫生啦
在剛剛結束的"天下黃河——中國油畫名家青海黃南州藏區寫生”活動中,二十幾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油畫家對此次活動的組織接待,畫材準備之專業贊嘆不己,作為組織者的郭寧憑著自己豐富的寫生經驗和組織能力,協調承辦方從吃住接送到畫材準備,周到貼心的細節安排為畫家們創造了完美的創作條件,以至于各地畫家們都感嘆福建團隊的組織能力無人能及。這些年郭寧兄成功參與組織策劃了“香江流彩”、“走進邊陲村寨”、“水調歌頭”、“大美小岞”等許多全國油畫和水彩畫家的寫生活動,在畫界具有很好的影響,這都得益于郭寧及其團隊事業為公的付出與辛勞。他自己也常年在全國各地和歐洲等國寫生,游走四方,開拓眼界,不斷豐富自己的藝術人生。 郭寧與繪畫的淵源來自他的父親,他從小天資聰慧,喜歡翻看父親收藏的中外畫冊。和別人從臨摹開始學畫不同,郭寧的第一幅畫就是水彩風景寫生,從此在大自然中寫生成為他一生摯愛的事業。1978年郭寧17歲就考上福建師大美術系,全班最小的他四年后又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兩年后的第六屆全國美展他油畫水彩兩件作品同時入選,24歲就成為中國美協最年輕的會員,隨后調入泉州畫院,33歲主持泉州畫院工作,成為全國最年輕的畫院院長。他先后二十幾次入選全國油畫水彩畫大展,并在各種展覽中多次獲獎,在藝術道路是可謂一帆風順。郭寧兄癡迷于繪畫,但長年伏案畫水彩也使他患上腰疼的職業病,成功背后的汗水與付出是外人難以知曉的。
泉州是座文化積淀深厚的古城,“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圣人”,泉州自古人才輩出,有“泉南佛國”之譽,宋元時期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改革開放中又成為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閩南人愛拼才會贏的性格使這塊熱土充滿旺盛的創新活力。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孕育出很多藝術名家,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當代藝術家蔡國強是郭寧的好朋友,也是他一墻之隔的街坊鄰居。開元寺的暮鼓晨鐘,洛陽古橋的潮起潮落,隨處可畫的海景漁村和純樸的閩南民俗,郭寧對泉州有著深厚的感情,他熟悉這里的一草一木,出于對這片故土的眷戀,他放棄了幾次調任省城的升遷機會。如今的郭寧早已是福建水彩畫界和油畫界的領軍人物之一,但他卻依舊謙遜隨和,為家鄉的文化事業和培養幫扶藝術新人盡心盡力。由于他長期扎根基層并取得卓越成就,也獲得“文化部優秀專家”、“福建省文化名家”、“福建省宣傳文化四個一批人才”等諸多殊榮。
我和郭寧兄是幾十年的老朋友了,學生時代他是高我幾屆的優秀學長,1998年我們在天津美院舉辦的法國畫家賓卡斯材料技法研究班相識并一見如故,后來我們多次在一起參加各類寫生活動。生活中的郭寧風趣幽默,他的記憶力超群,在沒有智能手機的時代幾百個朋友電話號碼他都能隨口說出;他的方向感超好,在陌生城市的地鐵下都能分辨東西南北的能力讓我們驚嘆他有信鴿般的天賦異稟。2015年我們和王輝、任傳文、管樸學等九位中國油畫家出訪法國,一同探訪巴黎郊外的莫奈花園,尼期的馬蒂斯故居、凡高住過的圣雷米精神病院,圣維克多山下的塞尚畫室,也一路寫生看展,感受法國的文化與陽光。郭寧是我們此行的人工導航儀,他能憑道路兩旁的樹木形狀準確說出該地名稱和找到他當年寫生的地方,我們都驚訝他對歐州的熟悉程度,原來他曾在巴黎藝術城做過三個月的訪問學者并多次到普羅旺斯寫生辦展。他跟我說起2005年他初次到巴黎為了看畫展脫離旅游團,迷路后憑著直覺費盡周折找回市郊酒店住地的驚險經歷,以及他到威尼斯才一周卻讓一群在國外多年的留學生跟隨著他到處轉悠的有趣故事。語言不通卻膽大心細的郭寧在希臘、瑞典、挪威等地都留下寫生的足跡。
郭寧敏銳的直覺和良好的藝術天賦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體現,他的水彩和油畫風格一致,都有酣暢淋漓感性抒情的特點。他出門隨身帶著水彩工具和速寫本,憑著敏銳的感覺和嫻熟的技巧,在火車停靠的幾分鐘內他都能畫好一幅水彩。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些年他通過參加中國寫意油畫學派的展覽活動,更注重藝術修養和人文精神在畫面中的體現。他的作品充滿現場感受的瀟灑激情,更有內心意象的詩性營造。他參悟中國畫自由運筆的筆墨特性,追求筆隨心運的寫意精神,以及返樸歸真,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他作畫時擅長用線條書寫,把中國的寫意傳統和西方的色彩表現相結合,一氣呵成,氣韻通貫。這些特征在他的代表作《金色家園》(獲第三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最佳作品獎)和《多彩的港口》(獲"可見之詩"中國油畫寫生作品優秀獎)中表現得尤其明顯。
四十多年過去,郭寧從風華正茂背著畫夾的追風少年成長為儒雅持重的著名畫家,對故土的眷戀使他成了全國任職時間最長的畫院院長。他像個田園詩人,在畫布上吟風阡陌,在水色中暢神抒懷。郭寧的人生和他的畫風一樣寫意,他敬仰晚年生活并圓寂于泉州的李叔同弘一法師,感悟大德高僧看淡身外事的云水襟懷和豁達境界,在繁雜事務中拿得起放得下,心中自有一片寧靜的天地與情懷。長亭外,古道邊,風物懷遠,古今通達,在郭寧兄的人生境界里,風光無限好,芳草碧連天!
2020年8月18日于天津美術學院
袁文彬天津美術學院教授 油畫系主任
(文章來源:寫生啦)
藝術家簡介

郭寧,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委員,中國油畫學會理事,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院委會委員,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水彩畫藝委會主任和油畫藝委會副主任,福建水彩畫會會長,福建省油畫學會副會長,泉州市美協主席,泉州畫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多次擔任全國美展評委和國家藝術基金評委。被評為“文化部優秀專家”、“福建省文化名家”、“福建省四個一批人才”。作品入選第六、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美展等30多次全國專業展并多次獲獎。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和多家美術館等專業機構收藏,多次到歐洲訪學寫生并在巴黎及法國普羅旺斯地區舉辦個人作品巡回展。
主要作品




















資料及作品圖片為藝術家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