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閩江學院美術學院赴永春縣蓬壺中心小學的“七彩童年?暖風支教”團隊聯合共青團永春縣委、永春縣蓬壺中心小學在蓬壺中心小學陽光書吧舉辦“童”繪“刺桐城”,共抒“海絲情”主題10米長卷繪畫活動,來自美術學院支教志愿者的大朋友們和永春縣蓬壺的鄉村留守兒童們大手握小手,“童”繪“刺桐城”,共抒“海絲情”。


巧手童心繪古城,一圖一景贊家鄉。徐徐鋪開的畫卷圍滿了躍躍欲試的小朋友,“老師,媽媽以前帶我去過東西塔,那是泉州有名的古建筑,很多游客參觀呢,我想畫給大家看”,有小朋友熱情地講道。活動中,大家傳遞著五顏六色的畫筆,在志愿者們的指導下,你一筆,我一畫,爭先恐后地描繪著心目中的家鄉圖景。有的孩子畫商船,有的則畫東西塔。約一個多小時后,畫卷上最終呈現有帆船、碼頭、簪花圍、開元寺、紅磚古厝、錦鯉等。


“卷的設計與創作中,讓我對家鄉的‘海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為青年大學生,我們應當學習和弘揚海絲精神,愛拼敢贏,自覺投身到新時代新福建的建設當中去。”來自永春縣并參加此次支教的閩江學院志愿者鄭志坤講道。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起點城市,用“泉州”的藝術字起序,栩栩如生的宋元古商船拉開了長卷的開端,海浪描繪的“海絲”兩旁描繪著泉州“刺桐城”的歷史人文、民族服飾、特色美食、標志建筑等,畫卷最后的巨輪則寓意著“海絲文化”乘風遠航,駛向美好未來。

小朋友們創意的構思,可愛的筆觸,有趣的描繪,在長達10米的畫卷中展現著這座千年“刺桐城”厚重的歷史底蘊與獨特的人文魅力。“我們想借助藝術支教的形式培養鄉村小朋友的藝術創造力,把熱愛家鄉、弘揚海絲文化的‘種子’植根小朋友的心靈,同時也為當地鄉村留守小朋友帶去知識與歡樂”,支教帶隊的張老師表示。
2023年是閩江學院美術學院赴泉州永春縣蓬壺中心小學開展“七彩童年?暖風支教”的第6年,7月5日,來自美術、音樂、人文、數科和物電學院共計24名大學生志愿者來到當地,開展為期兩周的支教,給當地300余名小朋友開設了類別豐富的“五育”興趣課程,為落實“雙減”政策、助力鄉村教育振興、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貢獻閩江學院青年大學生的智慧與力量。
文字編輯:張鑫宇
圖片來源:閩江學院美術學院蓬壺中心小學暖風支教隊(美術學院 項鑫、林家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