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福建省美術家協會、中共福清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福清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福清市美術館、福清市美術家協會協辦,東南網藝術頻道、福清市融媒體中心媒體支持的“唐承華裝置藝術作品《天邊的云彩》捐贈展”即將在2024.2.2日在福清市美術館開幕。
展覽計劃展出唐承華教授捐贈給福清市的裝置藝術代表作《天邊的云彩》,以及在福清市駐留創作的紙本綜合材料作品《故鄉》系列、漆畫《秋水文章》系列約100件作品。
敬請期待!
作品欣賞
《天邊的云彩》
五月的風里裹著細若游絲的香
風來了 我看到了天邊的云彩
我在田野里逆著光追趕
不覺間我竟伸出手
以為能觸碰到那些讓風吹散了的天邊的云彩

大自然是我創作最好的出發點
最容易讓我找到感覺
就像是找到情感的融匯點
創作中的熱度就會很狂滿
就能拓展自己
把作品做的更放松

我更認同自己是一個創作者,
我需要用版畫的技術概念,
用版畫的痕跡語言來表現我的藝術主張。
從這個層面來說,
我從平面走到空間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
因為平面對於我來講,
已經不能夠滿足我的需求了,
我需要從空間和平面中找到更好的媒介來表現我的藝術理念。
——唐承華





《天邊的云彩》在北京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呈現


《天邊的云彩》整個創作過程
猶如母體分娩的陣痛
唐承華通過斧頭 電鋸 噴槍對大體量
木質結構進行形體和色彩塑造
讓我們真正完成了一次力與美的體驗
而當你置身其中
親眼目睹唐承華整個裝置藝術的制作過程
你將完全陶醉于藝術的冥想
噴濺起的水幕打在濕漉漉的木頭上
經過水的洗禮 斧頭的劈削
電鋸的切割 噴槍的潤色
唐承華賦予了這些木頭的特質以新的生命色彩



唐承華《故鄉》系列的感知維度
文/吳曉明(安徽省美協副主席、蕪湖市美術館館長)
“戰斗”,我時常是以一種專注地如同“戰斗”一樣的狀態對待藝術創作的,只有這樣我才能突破。——唐承華。
唐承華教授是享譽國際的藝術家,其藝術足跡可謂踏遍世界五大洲。著名藝術評論家王端廷先生說:唐承華是一個難以定位甚至拒絕被標簽化的當代藝術家,他的藝術擺脫了門類和媒介的束縛,超越了具象與抽象的界限;他努力探尋自己的獨特藝術之路,試圖重新建構藝術主體與本體的關系。

任何大藝術家,都有大地原鄉的感懷,如圣維克多山之于塞尚;任何大藝術家,又都充滿著文化的感懷,如《甲骨文》系列作品之于趙無極。歸國以來,在《天邊的云彩》系列、《南方韻情》系列、《海的那邊》系列之外,唐承華教授又以水墨為核心的綜合媒介,為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注入澎湃的個性情懷。這樣,其藝術的貢獻,在跨越文化的邊界之外,又多了許多新時代的氣息,這是百年來藝術創作熱切追求現代化、追求卓越文化的必然要求。

唐教授以極具現代性、全球性的視覺語言構造《故鄉》系列,觀者不證自明,它們絕非自然場景的再現,也不僅是詩意的抒發,而是文化生命感的傳達,是多維的、深層次的靈感境域構建。

《故鄉》系列是形式語言、情感表達統一協調的有機整體,每一幅畫作具有血脈相連的情感底色與形式語匯;同時,每幅畫作個性張揚,生機蓬勃。每幅畫作的強大張力與生命力,不僅表現在畫作本身的形態、虛實、色彩、節奏騰挪變化,還體現在畫作彼此之間的個性對抗——這些作品就像具有自由意志的生命體,他們拒絕同質化、程式化,他們之間發生著形式對話與情感交流……《故鄉》系列作品之間的有機聯系,隱含著唐承華教授生命感知的更高維度。

唐承華當代大漆藝術品鑒
大漆繪畫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繪畫形式,它在中國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藝術的需求和審美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藝術家唐承華在大漆藝術中引入當代元素,使其作品呈現出獨特的當代性表達。

秋韻-7 大漆 40x40cm 2023年
唐承華擅長運用大漆材料進行繪畫創作,這些作品構圖簡潔而富有張力,色彩充滿生命喜悅與澎湃力量,他將漆的觸感、光澤等物性完美融入其繪畫語言,為大漆藝術注入了當代精神。

唐承華作品中的主題多涵蓋了當代社會的本質與人文關懷、從大自然中獲得創作靈感。他通過大漆繪畫的意象表現方式,將這些主題以極富創意的形象呈現在觀眾面前,給觀者強烈的視覺感受。

秋韻-10 大漆 40x40cm 2023年
唐承華的作品色彩肌理極具層次感,鮮明的關系和細膩的調和,使作品極具戲劇性和張力。這種色彩的運用方式與當代藝術的審美趣味相契合,表達了藝術家對當代社會的情感和觀點。

唐承華是勇于探索、富有進取精神的跨領域藝術家,他致力探索各種材料在當代藝術領域的可能性。此次他在大漆繪畫創作中融入水墨、版畫、油畫的形式語匯,是其在當代藝術領域的新探索。
唐承華的大漆繪畫作品展現了當代社會的眾多問題和價值觀念。他通過獨特的創作手法和對當代藝術的思考,將大漆材料和當代美學相結合,進行當代性表達。拭目以待,唐承華通過不斷地實踐和創新,探索大漆繪畫的可能性,為觀眾帶來更多的藝術享受和思考。




唐承華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協綜合材料繪畫藝委會秘書長;
李可染畫院副院長。
1988年,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
1992年,日本名古屋藝術大學油畫專業研究生畢業。獲日本佐藤國際文化育英財團獎學金、獲財團法人日本國際教育協會獎學金;
1995年,畢業于日本愛知縣立藝術大學研究生院油畫專業,獲藝術碩士學位;
1994-2002年,被聘為日本NHK文化中心講師;
1999-2000年,赴美國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藝術研修;
2006年,應英國劍橋圣·巴納巴斯國際版畫中心邀請進行駐地創作;
2007年,應德國洪布羅伊希島基金會邀請在諾依斯工作室駐地創作;
2010年,應瑞典阿特利藝術中心邀請進行駐地創作;
2015年“首屆全國綜合材料繪畫雙年展”評選委員會評委;
2019年第十三屆全國美術展覽評選委員會委員;
2021年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美術作品展評選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