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李曉偉教授歷時五年創作的油畫作品《孫中山先生在福州》在民革福建省直綜合第四支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5周年座談會上展出,與會代表觀摩了畫作并給予高度評價。
一百年多前福建有識之士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民主革命,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國同盟會,次年就誕生了中國同盟會福建支會。孫中山曾于1912年4月18日-21日視察福州,4月20日孫中山發表演說,號召福建民眾團結起來,為了祖國的統一,繼續革命,不斷奮斗。在孫中山的思想感召下,一大批活躍于中國和海外的閩籍人士,為救亡圖存挺身而出。作為反映孫中山先生在福州期間的油畫作品,《孫中山先生在福州》融入了福州倉山古建筑的風貌,以藝術形式再現了孫先生在榕期間的活動狀態。
李曉偉是我省著名的油畫家,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協國家重大題材創作藝術委員會委員。他長期以來潛心于重大主題性創作,創作了《解放福建》《范仲淹〈岳陽樓記〉》《古田會議》等一系列重要作品。

作品

現場照片
《孫中山先生在福州》創作心路
——為了忘卻的紀念
李曉偉
1990年代,我曾在福州倉山區的福建師范大學教師公寓"意園"居住,后來租了與意園阰鄰的老洋房“夢園"半邊的一、二樓和地下室作為我的工作室,夢園的客廳不算大,大致還保留著舊時的模樣,廳里兩對極少見重樣的中西合璧式的寬大老紅木坐椅和茶幾盡顯清末民初的特色。有一次我和房東老太太聊天,她聲稱是辛亥革命時期英國僑領葉建元的后人,并自豪地說當年孫中山先生為辛亥革命籌款時曾經來過夢園,還住過一晚。雖然這只是主人的口述,但那一刻我相信極有可能這就是不曾被正史記錄的密史。盡管眾所周知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滿清統治、走向共和,又卸任民國“臨時大總統"之后曾親臨福州會見同盟會骨干成員僑領和各界政要,并為日后福州建設做了重要演講。報刋正史記錄中這是孫中山先生來福州的唯一一次,而他去過的地方不少,但其中沒有到過夢園的記錄。但我還是被這個老太太的口述迷住了,不禁思緒萬千。設想辛亥革命時期福建華僑為復興中華源源不斷地捐贈了巨量的款項,福州應該也算是辛亥革命一個重鎮,福州和孫中山的聯系可謂非常之密切,這點從林覺民等福州藉同盟會革命志士遠赴廣州并血灑黃花崗的事跡,和孫中山先生卸任臨時大總統后,來福州首先看望福州同盟會骨干和僑領便可感受到這種密切。
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我站在這個客廳遠望倉山層層疊疊的老洋房和教堂,伴隨著老太太的講述,思緒一下子帶著我穿越時空到了辛亥革命的風云中,福州同盟會革命志士冒著殺頭的危險,正秘密地利用倉山洋人區的掩護,集會、籌款、準備著武器和炸藥……孫中山先生這次密訪正是在這個小客廳里宣講革命綱領,和僑領們商討著籌款的事宜……這一刻我仿佛已置身于他們其中,和他們的距離是那么的近!也是從那時起我和孫中山先生似乎有了一種情緣。
后來,我時時有用油畫創作一幅孫中山先生在福州的肖像畫的沖動,要用藝術語言來記錄和表現孫中山先生在福州的生動形象。這樣的沖動也因為藝術界還從未有過表現孫中山先生在福州的繪畫,更是為了那曾經被忘卻的記憶。久遠的歷史容易被我們淡忘,我要用畫筆去喚醒這座城市的偉大記憶。

畫家簡介
李曉偉
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協國家重大題材創作藝術委員會委員;福建省油畫學會副主席;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1982年福建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留校任教。
1985年浙江美術學院“趙無極繪畫講習班”,結業。
1993一1994年中央美術學院第七屆油畫高研班,結業。
2003年評聘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油畫作品《星火》獲福建省首屆藝術節金獎,福建省美術館收藏。
油畫作品《冰心》獲福建省第八屆百花文藝獎二等獎,冰心文學館收藏。
油畫《范仲淹〈岳陽樓記〉》(2017年完成,尺寸5米1x3米8,作者:徐里 李曉偉 李豫閩)獲同屆榮譽獎(最高獎),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作為國家“中華歷史文明美術創作工程”頂目創作作品的代表作之一長期陳列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北廳首幅。
油畫《古田會議》(2021年完成,300X4800cm),作為國家建黨100周年項目陳列于新黨史館等。
在國內外舉辦過15次個人展覽。多次參加國際國內各種聯展并獲獎。歷訪德國、法國、美國、意大利、新加坡、日本及臺灣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術交流。
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新黨史館,香港特區政府,福建省美術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湖南美倫美術館、福建冰心文學館,新加坡威士藝術中心,美國中華藝術學會,福建革命歷史紀念館,廈門鄭成功紀念館等公共機構收藏,并被中國、美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及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藏家收藏。
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先生曾這樣評價李曉偉教授:“李曉偉在大學時代專業就十分優秀,從李曉偉40多年的藝術歷程看,他首先是個思考型藝術家,總是對事物形而上投以興趣,盡管他擁有嫻熟的油畫寫實技巧和優秀的造型能力,但多年來都一直關注在作品中注入觀念性的思考,使得作品具有更多的形而上意義和社會學意涵”。
(文章和照片由藝術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