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短語:
近期,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福建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福建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王來文為向全國推介我省美術與優秀畫家,撰寫了相關藝評文章與展覽序言,以身作則為閩派批評和當代美術評論筆耕不輟。今特在閩派批評欄目階段性轉發,與美術界同仁共分享!

《海絲情緣——古剎秋景》 油畫 80cmx100cm
美美與共
王來文
爾義兄要辦個人展覽了,這是他首次在福建舉辦個展,讓我寫個短序以助興。余近幾年為了集中精力用于創作和研究,已基本不寫序言等文字事宜,然爾義兄之托,恭敬不如從命,談點感想,借此祝賀爾義兄展覽成功。
行者無疆
王爾義兄,大漠漢子,出生于塞北甘肅。甘肅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地,絲綢之路的要沖之地。爾義兄是藏族同胞,骨子里流淌著藏族人的血性。西北文化的滋養,孕育了爾義兄大氣沉穩、磊落風行、俠肝義膽的豪爽性格。反映在其繪畫上則是不拘細節,注重氣勢之磅礴。他的審美追求不太在意外在物相本身的精致描摹,而是通過色彩語言揭示對象內在本質的精神氣質。其筆下的風景,是視覺的表達,更是內心的獨白。無論是表現“海絲情緣”, 還是表達“旖旎邊疆”,無論描繪“塞北”,還是表現“江南”。爾義兄筆下的這些風物人情,無不是精神世界的視覺呈現,且帶著一定的表現主義味道。

《海絲情緣——金沙》 油畫 100cmx80cm

《旖旎邊疆——雪山云翻》 油畫 100cmx75cm
爾義兄大學畢業后致力于教書育人,從教之余,不忘行萬里路,堅持用腳丈量中華大地,用色彩繪制祖國大好河山,表現民族精神。他近年來多次重走絲綢之路,既是向自己的故土致敬,更是向悠久的華夏文明禮敬。他再次深入蒼茫沉寂的歷史遺跡,扎根沉淀深沉的文化厚土,其筆下的畫面多了一份雄壯的力量,多了一份家國情懷的深情訴說。
禮敬華僑
入職華僑大學以來,爾義兄又辟蹊徑,投入連環畫的創作與研究,自覺承擔起“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的使命。爾義兄是我省連環畫創作與研究領域的領頭羊,并團結凝聚一支連環畫創作與研究的智庫團隊,用一系列社會活動和藝術行動持續推廣華人華僑的愛國精神,致力于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其創作的一系列以華人華僑為主題的連環畫,構成了其“為人生而藝術”的責任擔當。

保衛山丹 連環畫 40cmx40cmx10幅

《抗日民族英雄趙登禹》 連環畫 60cmx60cmx5幅
其導師沈堯伊先生,是中國連環畫創作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創作的長篇連環畫《地球的紅飄帶》,是對長征精神的史詩般描繪,是中國連環畫史上的濃重一筆。在沈老的影響下,爾義兄創作的《保衛山丹》《家國夢圓》《抗日民族英雄趙登禹》,都是向近代華人華僑敬禮的作品,其連還畫創作水平尤其是圖像敘事能力已逐步走向成熟,取得可喜的成就,相信假以時日,爾義兄的連環畫創作將更引人注目。
斑斕時光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爾義兄雖然是油畫專業出生,卻沒有畫種畫派的門戶之見。來到東南工作生活上,或許是受東南閩文化的熏陶,他悄悄走入彩墨世界,用一種具有時代感的筆墨語言,重新與中國傳統繪畫進行對話,以一種淡泊的文化情思來拓展人生和藝術的另一境。其彩墨作品多為小幅扇面或冊頁,多為閑暇之余的信手揮毫,顯得自由與灑脫。就像是閩南的下午茶,用休閑時光泡出了歲月的愜意。

《老街遺韻》 國畫彩墨 41.5cm
謹以上數言代序!
并祝爾義兄藝術更上一層樓!
2024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