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廣東非遺傳承人群“種子計劃”
自6月8日啟動以來
聚焦非遺青年人才培養
開展一系列非遺傳承與實踐活動
種子學生在非遺傳承人的親力指導下
在多方協作共同搭建的非遺平臺上
度過了一個“非”一般的夏天
非遺進校園,播撒傳承“種子”
今年6月中旬-7月,2024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種子計劃”(以下簡稱“種子計劃”)先后走進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和廣東文藝職業學院開展“種子計劃”校園宣講會暨“非遺進校園”講座。玉雕(陽美翡翠玉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洪榮輝、石灣陶塑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黃志偉、粵繡(廣繡)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王新元、佛山木版年畫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劉鐘萍分別走進校園進行授課分享,并公開招募非遺傳承種子學生,得到青年學生們的踴躍參與。




同時,“種子計劃”還邀請青年短視頻導演走進廣州體育學院開展“手機短視頻創作培訓”,鼓勵青年學生們用鏡頭記錄非遺、講述非遺故事、傳遞非遺魅力。


實地深研學,探索傳承之道
這個暑期,種子學生們走出校園、走進非遺傳承基地開展實地深度研習,通過實地探訪、理論講解、深度交流和實操訓練,潛心感受非遺之美,掌握非遺核心技能,深入學習和積極傳播非遺。



▲在揭陽普寧南山英歌傳承基地,廣州體育學院武術學院師生在普寧英歌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來發的指導下,開展了為期四天的實地教學;



▲在王新元大師工作室,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和廣州美術學院學生通過“基地參觀+理論講解+座談交流+刺繡體驗”,在基地持續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基礎訓練和專業研修;



▲在佛山木版年畫基地和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學生通過“基地學習+練攤實踐”系統了解佛山木版年畫,并在實踐中體悟和掌握非遺本領;



▲在東莞莞香非遺保護園,東莞理工學院莞香文化社會實踐隊的學生在專業技師帶領下,親身參與莞香制作過程,深入領略莞香的獨特魅力……
非遺新探討,助推人才培養
嚴夏已過,金秋來臨,“種子計劃”持續前行。9月3日下午,由廣東省非遺傳播與發展工作站(廣東省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主辦,廣東省嶺南文化藝術促進基金會、廣東省藝術品行業協會協辦的“非遺種子 匠心傳承——非遺共創傳承人才孵化交流會”將在嶺南文化藝術館舉辦,邀請非遺傳承人、非遺領域專家及高校代表等開展座談交流,共探非遺創新發展與傳承人才培養的趨勢與路徑。

9月-12月,“種子計劃”還將繼續開展非遺講座、研學、實地教學、傳承交流會及成果展等活動,充分調動學校、非遺傳承人、社會團體等多方力量,激發青年學生參與,共同培養非遺傳承新生力量。

2024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種子計劃”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東省非遺傳播與發展工作站(廣東省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承辦,廣東省嶺南文化藝術促進基金會支持,將于6月-12月期間,圍繞傳統香制作技藝(莞香制作技藝)、香云紗染整技藝、廣彩瓷燒制技藝、石灣陶塑技藝、茶藝(潮州工夫茶藝)、獅舞(廣東醒獅)、英歌(普寧英歌)、北勝蔡李佛拳、粵繡(廣繡)、剪紙(廣東剪紙)、玉雕(陽美翡翠玉雕)、佛山木版年畫等12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開展非遺講座、研學、實地教學、傳承交流會及成果展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