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依山傍海,是全國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描繪出數不盡的“福”文化瑰寶。你可以走一遍“福”道,喝一口“福”茶,泡一次“福”湯,看一眼“福”海,在綠水青山中領略“福”地風采,在山海和鳴中聆聽“福”地故事。一個“福”字也寄托著世世代代福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而浦城剪紙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由中原文明和閩越文化相融衍生,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是八閩禮樂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2014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福文化”主題呈現八閩山海魅力,非遺技藝剪刻中國故事的福建篇章。2024年11月6日-11月12日,由福建師范大學主辦的國家級非遺浦城剪紙作品《福建百福圖》展覽將在福建師范大學旗山校區又玄圖書館二樓大廳展出,以《福建百福圖》系列剪紙作品陳述閩越的千年競風流,傳遞中華民族福建人民的文化自信。開幕儀式現場特邀浦城剪紙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周冬梅團隊現場教授剪紙技藝,并與觀眾進行互動。
《福建百福圖》系列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展現福建山海人文,傳播八閩特色文化內涵,是福建“福”文化的一次全景詮釋。由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浦城剪紙傳承人周冬梅帶領她的剪花嫂團隊,歷經數載花開花落、浸透心血汗水,精心完成的藝術作品。共涵蓋108幅作品,分上下兩個篇章,上篇描述八閩的福山、福水、福地、福人、福產,金剪生“福”,海納百川,包含了福建眾多的文化元素,如永定土樓、武夷山、廈門日光巖、福州三坊七巷、莆田媽祖等。下篇表達閩人的“福文化”精神瑰寶,八閩大地的星漢燦爛,閩人的情牽絲路,“福”聚八閩,“福”運昌盛,百福呈祥,喜樂、寬仁、敦厚、從容、華貴、豁達,綻放福建“福”文化的絢麗多姿,大美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