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福建省民間文藝山茶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金獎)
牙雕《中華盛世》
陳忠 作

“海陸空”上百件生物襯托《中華盛世》
陳忠:擇一事終一生的福州木雕領軍人
最近在福建省文聯與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的“第三屆福建省民間文藝山茶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評選中,陳忠精心創作的猛犸牙雕《中華盛世》(又名《地球村》)獲第三屆福建省民間文藝山茶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金獎)。
陳忠是福州木雕的代表性傳承人,踏入福州閩侯的中元藝術館,便能看到那件高達 2 米 8(含底座)、寬 1 米 2 的猛犸牙雕傲然陳列于大廳中央,格外引人注目。

他介紹道:“這件作品的創作歷程長達數年,其上雕琢了海陸空數百種動物。作品下部呈現鯊魚、鯨魚、海龜、海豚等海洋生物,中部展現大象、北極熊、獅子、猴子等陸地生靈,頂部則有大雁、老鷹、鴿子、燕子等飛禽,再融入中國傳統的龍鳳呈祥傳說以及中國地圖輪廓,共同烘托出地球村和諧的美妙景象,鮮明地突出了《中華盛世》的主題。盡管它已榮獲第三屆福建省民間文藝山茶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金獎),但我仍覺其有可提升之處,計劃在部分生物神態方面加以微調,以使視覺效果更臻于栩栩如生,力求達至盡善盡美之境。”

陳忠出生于福清城頭鎮,1987 年,他與同村 20 位年輕人一同前往福州蓋山后坂村一家香港籍商人開辦的雕刻廠學藝,在此邂逅了師傅池敬和。與他同行的伙伴們僅學藝一個多月便被師傅安排進行雕刻,然而池敬和卻讓陳忠磨礪刻刀長達三個多月,當時陳忠心懷不滿,池敬和則對他說:“上山砍柴尚需磨刀,身為雕刻家,刀具便是自己的利器,刀若未磨好,怎可雕琢出佳作?刻刀僅鋒利是不夠的,還需讓使用者感到順手,其中深意你可在磨刀過程中細細體悟,不見刀鋒之刀方為真正的利刃,稱手好用的雕刻刀才是良刀。”
1989 年,陳忠應約前往廣東跟隨牙雕師傅研習技藝,怎料次年便遭遇“中國宣布禁止象牙及其制品國際貿易”,牙雕行業陷入寒冬,香港商人遂決定放棄福州的雕刻廠,臨別之際將廠里設備折價轉讓給陳忠。
1990 年起,陳忠開始選用牛骨頭替代象牙,開啟骨雕藝術之旅。因其雕刻的牛骨頭成品與象牙成品外觀幾近相同,某些效果甚至更勝一籌,而成本卻遠低于象牙,深受東南亞客商的青睞,陳忠也因此收獲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生活中,陳忠熱愛閱讀。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偶然讀到一本名為《故宮里的家具》的書籍,書中開篇所言“故宮里的家具多為小葉紫檀和海南黃花梨”,如同一把鑰匙,為他開啟了一扇通往人生高光時刻的大門。此后,他四處探尋小葉紫檀和黃花梨的蹤跡。

《海南黃花梨亮格柜》
1998 年,黃花梨舊家具料每斤僅售幾毛錢,2005 年,小葉紫檀一噸僅 6 萬元,而到 2008 年,黃花梨家具料價格已飆升至一斤 8000 元,陳忠從中再度獲利頗豐。隨著紅木原材料收藏數量的增多,陳忠開始思索如何運用傳統工藝打造古典紅木家具。
陳忠從繪制草稿起步,將廣東流派的浮雕、鏤空雕技法與福州木雕中的人物圓雕技法相融合,為自己的家具生產開辟了新徑。他感慨自己制作家具的經歷是“有錢、有料、有情懷”,財富之源乃是“看書”,切實領悟到了“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真諦。
1998 年,陳忠在上海城隍廟開設“貞觀堂”;1999 年,于北京潘家園創立“祥音堂”,加之此前在廣州的“昌義堂”,構建起以“北上廣”為核心的“鐵三角”銷售網絡。其直營店數量最多時在全國近達二十家,有力地傳播了福州木雕藝術。
2008 年,陳忠選址福州閩侯南嶼鎮,成立福建中元藝術品有限公司,并設立藝術品研發中心。在福建中元藝術品有限公司任職期間,他悉心培育出 20 余名徒弟,其中包括 4 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3 名省工藝名人、2 名工藝美術名藝人以及 3 名高級工藝美術師。他認為:“諸多手工藝者不愿將自身絕藝傳授給學生與徒弟,將其視作個人私有財產,在我看來,這樣的人充其量只是工匠,真正的工藝大師應當解放自己的雙手,引領從藝者們攜手致富。”
2016 年,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陳忠牽頭創建了福州市木雕行業協會,并被推選為創會會長。協會成立八年多來,在他的引領下蓬勃發展,會員數量已超 300 名,組織會員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大型博覽會達 40 余次,斬獲國家級工藝美術獎百余枚,銷售額累計數千萬元,為福州木根雕的宣傳推廣立下赫赫之功。
為彌補年輕時的遺憾,陳忠于 2017 年踏入福建師范大學藝術設計專業,通過網絡教育展開學習,成功獲取專科學歷;2019 年,又報名參加東北師范大學美術學專業網絡教育課程,順利取得本科學歷。他表示:“我的學習并非單純為了獲取文憑,更為重要的是借助學習進一步拓寬知識領域,開拓視野格局。”
陳忠熱忱投身于福州木雕的傳承與發揚事業,在國內專業刊物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并出版個人專著。他個人設計創作的木雕作品多達數千件,其中 15 件作品榮獲國家外觀專利認證,2 件作品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自 2007 年參加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百花杯”起,在國家、省、市舉辦的各類大賽中,累計摘得金銀獎近 50 項,多件作品被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美術館珍藏。
2024 年于陳忠而言,無疑是意義非凡的一年。5 月,他榮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0 月,獲評正高級工藝美術師;10 月至 11 月,精心組織福州木雕作品參與“閩都巧藝——福州傳統工藝美術晉京展”,再加上新近斬獲的第三屆福建省民間文藝山茶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金獎)……他將這一系列輝煌成就歸結為一句話:“近四十載的砥礪奮進,深刻詮釋了擇一事終一生的崇高人生境界與不懈追求。”
作者其他作品欣賞

《大威德明王》 猛犸象牙

《明王》小葉紫檀鑲琺瑯

《普賢菩薩》紫光檀

《凈瓶觀音》 小葉紫檀鑲嵌猛犸象牙

《三多如意》 黃花梨

《酸枝靈芝如意紋平頭案》

《小葉紫檀鑲嵌湘妃竹博古架》

《黃花梨鑲嵌小葉紫檀羅漢床》
“首屆福建省工藝美術雙年展暨第三屆福建省民間文藝山茶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評選”活動圓滿結束。經專家初評、終評、線上投票等多輪評選,公示無異議后報請省文聯研究審定,最終評選出 10 件/組獲獎作品(金獎)與 10 件/組入圍作品(銀獎)。這些佳作彰顯了福建工藝美術的獨特魅力與創新活力。為讓更多藝術愛好者領略其風采,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對10件獲評"第三屆福建省民間文藝山茶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金獎)組織專題宣傳推介,本期推出“第三屆福建省民間文藝山茶花獎·優秀民間工藝美術作品(金獎)”專題——陳忠篇。
作者介紹

陳忠,1966年生,福建福清人,福建省勞動模范,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木雕藝術專委會秘書長,中國象牙雕刻委員會副主任,福建技術師范學院客座教授,福建中元藝術品有限公司首席技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福州市木雕行業協會首任會長,第十六屆、第十七屆福清市人大代表,第十六屆福州市人大代表。

顧偉,福州晚報資深記者。他采寫的《夜探“虎”穴》獲得了1997年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其作品《福州人李燕成功收購美國衛視》獲2009年度福建新聞獎一等獎,曾獲2009年度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趙超構新聞獎特等獎等榮譽。作品被列入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新聞輔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