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季一系列重磅活動即將于2025年3月30日拉開帷幕。作為學術季第一階段的啟幕,經過美術館的深度策劃和廣泛召集,包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陳列”開幕、文化引擎——中央美術學院國際美術館高峰論壇和全國高校藝術博物館聯盟會議在內的一系列學術活動,將匯聚來自全球頂尖藝術機構的專家學者、策展人和藝術博物館管理者的前瞻性思考,帶來高濃度的信息量和權威的美術館行業研討及洞察。
01

作為2025CAFAM學術季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引擎——2025中央美術學院國際美術館高峰論壇”將于2025年3月30日下午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作為文化的聚集地與展示窗口,美術館不僅承載了藝術品的展示收藏功能,更在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到社會經濟的活力塑造中,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舉辦高水平的藝術展覽和活動,源源不斷地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動力,美術館是文化創新的推動者、文化對話的樞紐和未來創新的實驗場。本次高峰論壇希望以“文化引擎”為主題,聚焦“多元策展與知識更新”“地區對話與全球協作”“科技賦能與創新策略”三大議題,研討新時代美術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活動日程
文化引擎
——中央美術學院國際美術館高峰論壇
2025.3.30 (星期日)13:30-18:30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學術報告廳

掃描二維碼預約報名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主旨發言:美術館作為文化引擎
中國美術館 潘義奎|中國美術館國際展覽的文化協作
意大利國立二十一世紀藝術博物館 弗朗西斯科·斯托奇|MAXXI,一座動態的博物館
廣東美術館 王紹強|繼往開來:新時代美術館建設與城市發展
中華藝術宮、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 馬琳|新時代美術館的跨界融合與學術創新
首爾大學美術館 沈相龍|Muein——我心中的凹透鏡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靳軍|后數字時代,美術館的虛實融合與共生發展
本場主持人 | 高高(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議題一:多元策展與知識更新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杜鵬飛|以時而萌,生生不息:清華藝博多元策展理念與實踐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辛友仁|作為方法的比較:全球南部的非殖民化藝術史、批判性恢復與代表性問題
北京畫院美術館 吳洪亮|共情場域與二次傳播——策展實踐中的新思考
泰康美術館 唐昕|成為一家“專業·友好”的美術館
武漢美術館 陳勇勁|源創力 向新力——武漢美術館的更新密碼
中間美術館 盧迎華|慢速實驗室——從中間美術館的實踐談起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李峰|策劃打通古今——以“駝鈴聲響:絲綢之路藝術大展”為例談展覽策劃與博物館創新
本場主持人 | 王璜生(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學研究中心)
議題二:地區對話與全球協作
里昂當代藝術博物館 伊莎貝爾·貝爾托洛蒂|在MacLYON開展本地和國際跨文化合作
湖南美術館 田紹登|區域引領與多重實踐:湖南美術館的創新發展路徑
成都A4美術館 孫莉|美術館作為動態連接的實踐者
日本國立新美術館 神谷幸江|藝術探索是連接當地歷史與世界的催化劑: 廣島和紐約的案例研究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 陳曉陽|策展研究的海洋轉向:作為鄰里的華南與東南亞當代藝術
成都市美術館 肖飛舸|從展場到磁場:國際藝術項目對城市文化引力的構建
本場主持人 | 冀少峰(湖北美術館)
議題三:科技賦能與創新策略
深圳關山月美術館 陳俊宇|系統創新:美術館專業建設的關山月研究模式探索
林茨電子藝術節 克里斯特爾·鮑爾|從旁觀者到共創者——林茨電子藝術中心的參與性與媒介實踐
浙江美術館 應金飛|數字時代審美是第一生產力
江蘇省美術館 王法|數智技術賦能下的美術館創新實踐
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 顏為昕|數據驅動下的美術館公共性重構實踐:以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為例
陜西省美術博物館 王瀟|以創新重構傳統,以科技賦能未來——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實踐策略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 張春艷|人工智能時代的美術館策展和知識生產
本場主持人 | 海軍(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論壇嘉賓





論壇主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