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術研究》2025年第2期封面
封面 李象群 《魯迅》 2018 年 鑄銅 直徑 20cm
探索與建樹專題
一氣呵成——錢紹武先生與雕塑形體學
殷雙喜 王明澤
內容提要:錢紹武先生(1928-2021)是當代中國著名雕塑家、藝術教育家、理論家、書畫家。按照國內雕塑界有關三代雕塑家的說法,第一代雕塑家是以劉開渠、滑田友、王臨乙、曾竹韶等先生為代表(還應包括更早一些的江小鶼、李金發、王子云、王靜遠等),第二代雕塑家以潘鶴、錢紹武等先生為代表,而第三代則是改革開放以后成長起來的一批雕塑家。如果說,劉開渠那一代留法雕塑家以艱苦卓絕的努力,在歐洲雕塑的影響下,開創了20世紀中國現代雕塑教育和藝術創作的基礎,錢紹武這一代雕塑家則進一步吸收了前蘇聯雕塑的經驗,結合對中國傳統雕塑的研究,拓展了中國現代雕塑的視野。這期間,錢紹武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和審美經驗的研究,對中國現代雕塑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殷雙喜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王明澤 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錢紹武先生作品

《大路歌》 1959年 青銅 70×200cm 清華藝術博物館藏

《愚公移山》1983年 青銅 63x27x34cm

《杜甫胸像》 1980年 青銅 41×40×62cm

《聞一多胸像》 1986年 青銅 65×52×72cm

《關公像》 1993年 青銅 52×33×90cm

《曹雪芹像》 1995年 青銅 高120cm

《神農像》 1998年 青銅 167×88×120cm(放大像高2000cm,安放于神農架)

《教師的愛》2005年 青銅 82x30x64cm

《杜甫立像》 2007年 青銅 清華藝術博物館藏

《孔子立像》 2011年 青銅 24×23×57cm 清華藝術博物館藏
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交響
——再探詹建俊先生的油畫藝術
蔡猜 孫景波
內容提要:詹建俊先生的油畫藝術作品,將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兩種主題交織互動,形成富有情感、充滿力量的審美意涵與文化氣象。本文嘗試進一步探討詹建俊的油畫藝術語言和藝術特色,更好地理解繪畫語言如何有助于其作品主題的詮釋與升華,以及他對于時代、社會和人性的深刻領悟。
蔡猜 天津美術學院造型基礎教育學院講師
孫景波(通訊作者)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詹建俊先生作品

《毛主席在農民運動講習所》 1961年 布面油彩 180×260cm

《試看天地翻覆》 1977年 布面油彩 210×260cm

《寂靜的石林湖》 1978年 紙板油彩 54×78.5cm

《回望》 1979年 布面油彩 155×128cm

《潮》 1984年 布面油彩 177×196cm

《天界》 2008年 布面油彩 180×15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