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閩寧協作,奏響新的山海交響,6月30日,閩江學院美術學院“設繪主意好,藝術賦能鄉村振興”志愿服務隊19名師生跨越2000多公里,赴寧夏銀川市閩寧鎮開展為期兩周的暑期社會實踐。
7月1日,閩江學院團委副書記田盼盼、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陳敏、副院長鄭志強與實踐隊師生參加永寧縣-閩江學院2025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務項目暨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啟動儀式。啟動儀式上,共青團銀川市委員會書記沙勐為閩江學院美術學院和新聞傳播學院社會實踐團隊授旗。閩江學院美術學院學生代表吳雙表示,隊員們將珍惜機會,虛心學習,全力以赴投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把專業知識轉化為成果輸出,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隨后,師生們參觀了閩寧鎮鎮史館,深入了解閩寧協作,山海情深的歷史。




在閩寧鎮玉海村老年食堂,大門兩旁的白墻邊,一派如火如荼的勞動景象。落地銀川前實踐隊師生便開始對接設計,從實地走訪、圖稿設計、顏料選取、定位勾線、調色提筆......,艷陽阻擋不住同學們墻繪創作的熱情,調色盤上的顏料在陽光下閃耀。玉海村的小朋友們在放學后自發參與墻繪活動中,稚嫩的小手握著畫筆,在隊員們的指導下,你一筆我一畫,認真地為圖案填色。“姐姐,這個顏色對嗎?是畫這里嗎?”童真的詢問此起彼伏。在大家的共同繪制下,畫筆在墻面上舞動,原本素凈的白墻漸漸鮮活起來,躍動的色彩中流淌著濃濃的民族情誼,勾勒出民族團結的美好圖景。實踐隊隊長吳雙感動地表示:“當地孩子們純真的參與,美院的大哥哥、大姐姐和玉海村的小朋友大手牽小手,同繪民族團結主題墻繪,讓民族團結有了最生動的詮釋”。另一面墻繪上,碩大的石榴和長城躍然墻面,“石榴圖案里共畫了五十六顆籽,寓意五十六個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顧問林鷺飛講道。



情系實踐隊,慰問暖生心。7月2日下午,共青團銀川市委員會書記沙勐,共青團永寧縣委員會書記馬培瑤 、副書記納世豪,玉海村村支部書記李小龍一行也深入墻繪實踐一線看望慰問墻繪實踐隊師生,對他們的辛勤付出,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表示了充分的肯定。閩江學院校院兩支慰問團隊也深入玉海村墻繪實踐一線。校團委由副書記田盼盼帶隊,文體實踐科副科長林鴻隨行;美術學院教工第二黨支部黨員教師代表們在黨委副書記陳敏、副院長鄭志強率領下赴墻繪實踐地開展慰問活動。老師們高度贊揚實踐隊員展現出的“肯吃苦、敢堅持、能奉獻”的精神,并親切叮囑:一要科學安排作息,做好防暑降溫措施;二要確保創作質量,提升實踐成效;三要深化校地合作,為閩寧協作示范村的富美建設貢獻閩院學子的青春智慧。教師們還實地察看了墻繪進度,與同學們交流創作心得,現場氣氛溫馨融洽。




據悉,今年除墻繪實踐外,閩江學院美術學院還提供當地農產品包裝設計、七彩假期支教服務。在完成玉海村主題墻繪后,墻繪實踐隊師生還將赴閩寧鎮勝利鄉完成百余平方“民族團結主題”墻繪,助力當地和美鄉村建設。



(文 | 張鑫宇、吳雙 圖 | 閩江學院美術學院“設繪主意好,藝術賦能鄉村振興”志愿服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