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欣賞

《群熊》林亨云
作林亨云大師作品以寫實、生動、富有生命力著稱。他大膽突破傳統石雕技法的固有框架,憑借著深厚扎實的藝術功底,巧妙借鑒木刻技法之精髓。他以細膩且富有變化的刀法,如同一位細心的畫師在畫布上勾勒線條一般,對每一根毛發的形態、走向和層次都進行了精雕細琢,熊的毛發仿佛被賦予了生命,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世人眼前,仿佛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在微微躍動。觀者駐足欣賞時,能真切地感受到北極熊毛發的柔軟與蓬松,仿佛觸手可及。


《群熊》細節
在石材選擇上,林亨云獨具慧眼地選用了常被忽視的壽山焓紅石來創作《群熊》。壽山石色彩豐富,而白色北極熊的雕刻對石材要求極高,純白的壽山石又過于通透,難以完美呈現北極熊的形象。直到壽山鄉挖出焓紅石,這種石頭雖容易斷裂、缺乏光澤,看似并不適合雕刻,但林亨云卻發現了它的獨特優勢——其質地與色澤能夠很好地契合北極熊的形象塑造。

林亨云大師創作日常
林亨云大師堅持“重石,更要重藝”的理念。他認為,工藝與作品質量才是提升作品價值的關鍵。林亨云大師對焓紅石的選擇與運用,不僅為《群熊》賦予了獨特的藝術感,也為石雕藝術創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與啟示,彰顯了他對藝術追求的純粹與執著。

林亨云大師并非單純地刻畫熊的外在形態,而是深入挖掘熊所蘊含的情感世界,借熊來表達人的親情。在他的作品中,無論是冰雪中的溫情相依、嬉鬧間的相親相擁,還是進食中的合作友愛,都將熊的親情展現得淋漓盡致。這種對熊親情的細膩刻畫,源于林亨云大師對生活的深刻洞察與對人間真情的向往,他以熊為媒介,喚起人們內心深處對親情的珍視與共鳴,使作品具有了超越動物形象本身的精神內涵與情感價值。
作者簡介

林亨云大師(1930-2018)
林亨云大師(1930-2018),福建福州人,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他自幼學習木雕,后融合傳統與現代雕塑及木雕技法于壽山石雕創作中,形成獨特風格。林亨云擅長刻畫北極熊和海底世界題材,作品技藝精湛,觀賞與收藏價值極高,代表作有《海底世界》和《寒冬一霸》,均展現了其卓越的雕刻藝術成就。